搜贴子 搜作者(贴子) 搜作者(回复)
韶关家教网首页 | 
社区首页 > 教师之家 > 浏览
楼主
“灰姑娘”展示中美教学阅读课堂的不同
韶关家教网发布

日前,一则中美学校教学《灰姑娘》的帖子,在网上颇为流行。作者以《灰姑娘》为例,展示了美国和中国阅读课堂的不同:

美国课堂围绕“灰姑娘”的经历,循循善诱,引导学生领略故事中蕴含的守时、互助、自强等品质。

而在中国课堂中,老师则重点强调作者生平、训练学生如何分段、熟悉修辞手法等。

  同样是一篇《灰姑娘》,中美教学模式的差异,体现出教育观念的不同。

中国版的“灰姑娘”,更多的是把语文课当作“语言训练”课,训练学生的文字技能。

而美国的阅读教学,更强调品行教育,挖掘其中蕴含的意志品质,传授价值观和处世之道。



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认为,语文不仅是教孩子识文断字的工具课,更是进行道德情操熏陶的文化课。像文天祥的《正气歌》、冰心的《小桔灯》等,对这些作品的阅读和欣赏,应着眼于教会孩子感悟爱国的正气、做人的感恩等品质。由此看来,美国版的“灰姑娘”教学,有值得我们借鉴之处。

  国内课堂常见的“咬文嚼字”式的教学方法,将知识从情境中过度 “抽离”,也不利于学以致用。“分段”、“换词”、“找修辞方法”等,都是我们常见的语文任务,这些任务常常是机械套用相关语言知识技能,却分解了故事本身,造成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的结果。令人担忧的是,这种教学方法,在不少学科教学中同样存在。如物理课上学“做功”理论和公式,很多学生掌握得很熟练,但当面对“上坡骑车如何省力”这类实际生活场景时,却很难驾驭相应的知识技能。

  语文教学不能过度追求和框定“标准答案”,而失却了“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”的魅力。文学作品的写作与阅读,都是主观的感悟过程。至于“如何分段”、“为什么用这个动词而不是另外一个”等问题都要求标准答案,这显然不利于学生感悟作品。如何减少“标准答案式”的语文学习,引导孩子深入感悟作品的内涵与作者的思想,美国版的“灰姑娘”教学,或许能够提供新的启发。(
作者:张老师(268707)12-06-04 07:23回复此贴
回复内容:
百分·韶关家教网 ©2003-2015